嚴格來說,防爆產品在被設計的時候,就需考慮到防爆檢測和認證,但是很多時候都被忽略掉了,這都沒有關系,關鍵是很多人在給自己的防爆產品申請防爆認證的時候,卻犯了迷糊,不知道應該申請哪一類的認證,其實只要清楚你產品的類別就可以了。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爆炸危險區域的劃分:
- 1、煤礦井下為1類
- 2、除煤礦井下的氣體環境為2類
- 3、除煤礦井下的粉塵環境為3類
2類爆炸性氣體、可燃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場所,按其危險程度的大小分三個區域等級。
- 0級區域(簡稱0區):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連續地、短時間頻繁地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
- 1級區域(簡稱1區):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有可能出現的場所。
- ⒉級區域(簡稱2區):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不能出現,僅在不正常情況下偶爾短時間出現的場所。
而粉塵環境下又分為:20區、21區、22區。
那么防爆電氣設備需要辦理哪些防爆認證呢?國內的話需要辦理防爆合格證、防爆3C認證。國外的話需要辦理歐盟ATEX防爆認證、國際IECEx防爆認證、北美防爆認證、韓國防爆認證、日本防爆認證等。
防爆認證中防爆型式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隔爆型(d):把設備可能點燃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閉在一個外殼內,其外殼能夠承受通過 外殼任何接合面或結構間隙滲透到外殼內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內部爆炸而不損壞,并且不會引起外部由一種、多種氣體或蒸氣形成的爆炸性環境的點燃。該類型設備適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2.增安型(e):對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產生電弧、火花的電氣設備進一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 安全程度,防止電氣設備產生危險溫度、電弧和火花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在正常運行情況下產生火花 或電弧的設備。該類型設備主要用于2區危險環境,部分種類可以用于1區。
3.油浸型(O):將整個設備或設備的部件浸在油內(保護液),使之不能點燃油面以上或外殼外面的爆炸性氣體環境。該類型設備適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4.本質安全型(i):在設備內部的所有電路都是由標準規定條件(包括正常工作或規定的故障條件)下產生的任何電火花或任何熱效應均不能點燃規定的爆炸性氣體環境的本質安全電路。該防爆型式分為ia, ib兩個等級。該類型設備只能用于弱電設備中,ia適用于0區、1區、2區危險環境,ib適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5.正壓型(p):具有正壓外殼,可以保持內部保護氣體的壓力高于周圍爆炸性環境的壓力,阻止外部混合物進入外殼。該類型設備按照保護方法可以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6.澆封型(m):將可能產生引起爆炸性氣體環境爆炸的火花、電弧或危險溫度部分的電氣部件,澆封在澆封劑(復合物)中,使它不能點燃周圍爆炸性氣體環境。該類型設備適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7.特殊型(S):指國家標準未包括的防爆型式。采用該類型的電氣設備,由主管部門制定暫行規定,并經指定的防爆檢驗單位檢驗認可,方可按防爆特殊型電氣設備使用。該類型設備根據實際使用開發研制,可適用于相應的危險環境。
8.充砂型(q):在外殼內充填砂?;蚱渌幎ㄌ匦缘姆勰┎牧?,使之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殼內產生的電弧或高溫均不能點燃周圍爆炸性氣體環境。該類型設備適用于1區、2區危險環境。
9.無火花型(n):正常運行條件下,不能夠點燃周圍的爆炸性氣體環境,也不大可能發生引起點燃的故障。該類型設備僅適用于2區危險環境。
10.粉塵防爆型:采用限制外殼最高表面溫度和采用“塵密”或“防塵”外殼來限制粉塵進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塵點燃。根據其防爆性能,可選用于20區、21區或22區危險環境。
根據上面的描述,結合自身產品的特性和使用環境,就可以準確的判斷出產品的類別,我們也稱之為防爆類別,然后將這一信息告知檢測機構的工程師或者實驗人員,那么他們就能夠快速得出結論,為您的產品確定大概的防爆標志,然后根據相關要求進行測試即可。
那么你知道你的產品需要做哪些防爆認證了嗎?不懂或者有需要的朋友們,不妨問問專業工程師,這樣的話也避免出錯,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并且寫好備注,24小時之內將會有專業工程師給您回電,幫助您解決問題,畢竟百度千次,不如咨詢一次!